課程描述INTRODUCTION
日程安排SCHEDULE
課程大綱Syllabus
碳達峰宏觀政策課程
【課程背景】
2021年10月24日,中共*、*印發的《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》(《意見》)正式發布。作為碳達峰碳中和“1+N”政策體系中的“1”,《意見》為碳達峰碳中和這項重大工作進行了系統謀劃、總體部署。
緊接著10月26日,*發布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》。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%左右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.5%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%,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。
到2030年,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%左右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%以上,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。
【課程收益】
面對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國家戰略、國家明確“30·60”雙碳目標和行動方案的背景下,我們的行動將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,低碳/脫碳行動不僅導致戰略性行業產業鏈的重構,沖擊現存的經濟體系,綠色低碳、綠色生活成為未來社會生活的主旋律。
使學員正確理解碳達峰、碳中和問題,針對*指出的五個方面主要目標,我們在氣候行動中應該做什么、怎么做?
【課程對象】
1、能源單位相關領導
2、各級能源單位骨干及相關人員
【課程大綱】
第一講: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背景及戰略價值
一、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由來
1、碳排放與地球生態危機
2、“碳”從何處來?
3、從《京都議定書》到《巴黎協定》:大國博弈
4、2030“碳達峰”和2060“碳中和”目標:中國擔當與話語權機會
二、人類能源進化史
1、石化能源時代:碳基能源
2、光-鋰能源時代:硅基能源
3、可控核聚變能源時代:氫基能源
三、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的內涵與邏輯關系
1、“碳達峰”并不意味自然達峰
2、“碳中和”:排放量=吸收量
3、“碳達峰”是基礎前提
4、“碳中和”是最終目標
四、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對中國的戰略價值與挑戰
1、中國是*碳排放國:壓縮經濟增長空間
2、時間短:過渡期僅30年
3、解決發展與減排
4、解決整體與局部
5、解決短期與中長期
6、提供能源電力工業“彎道超車”機遇
五、“碳中和”的4種途徑
1、碳替代:47%
2、碳封存:21%
3、碳排放:15%
4、碳循環:17%
第二講: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實施與中國能源安全新戰略
一、全球能源發展趨勢
1、能源需求增長放慢腳步
2、能源格局“四分天下”
3、石油利用加快轉向非燃燒領域
4、天然氣消費重心正在轉移
5、制約可再生能源瓶頸正逐一打破
二、中國能源安全挑戰與新戰略
1、中國能源稟賦之痛:多煤缺氣少油
2、中國能源安全外部挑戰:發展性、經濟性、政治性
3、中國能源安全面臨的問題
4、中國能源安全新戰略:“四個革命、一個合作”
三、中國如何破解能源高質量發展不可能三角形
1、能源不可能三角:安全、綠色、高效
2、技術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
3、中國能源大三角:“光伏、特高壓、新能源”大循環體系
3、能源“四化”目標:清潔化、電氣化、數字化、標準化
四、中國“低碳之路”戰略
1、調結構:改變和優化能源結構
2、促節能:立法與政策引導、技術運用提高資源利用效能
3、用科技:能源互聯網與數字化轉型
4、求創新:機制創新、模式創新
五、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目標實現的關鍵舉措
1、供給側: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
2、消費側:電氣化與節能提效
3、轉換側: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
4、“兩個一體化”:風光水火儲一體化、源網荷儲一體化
第三講: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帶來的機遇與戰略應對
一、重構能源產業
1、大幅發展可再生能源,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
2、光伏、風電、水電、核能發展及前景
3、產業發展空間與新興產業機會挖掘
二、重構制造業
1、從資源屬性到制造業屬性
2、締造產業鏈新標準:新國際分工與合作格局
3、汽車產業鏈變革:造車邏輯與商業模式的顛覆
4、低碳生活倒閉制造業革新
三、重構經濟版圖
1、重新定義中西部
2、“綠水青山”的后發優勢
3、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新機遇
四、資本加持與落地:新一輪科技創新
1、電動車及其生態鏈
2、數字經濟
3、工業互聯網
4、智能技術
碳達峰宏觀政策課程
轉載://cqdwzx.com/gkk_detail/285442.html
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

- 蔡琪
政策解讀公開培訓班
- 關于舉辦新政策下“十四五” 專家
-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、員 講師團
- 《海關通關、加貿新型監管模 邢老師
- PPP項目合規融資及實務操 講師團
- 國資國企改革與混合所有制實 講師團
- 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及研發費 張宗秀
- 舉辦新政策、新市場、新機遇 專家
-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、三產融合 講師團
- 關于舉辦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 講師團
- 新政策下EPC工程總承包項 講師團
- *《土地管理法》背景下“土 于老師
- 關于舉辦新《土地管理法》背 專家


培訓講師:
課程價格:
培訓天數: